close

  中新社北京1月9日電(杜飛 沈基飛)由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解放軍307醫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相關課題組歷時30年聯合開展的“成體乾細胞救治放射損傷新技術的建立與應用”項目,9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獲得該領域首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據項目第一完成人、解放軍307醫院全軍造血乾細胞研究所所長陳虎介紹,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中國造血乾細胞研究奠基人、著名實驗血液學家吳祖澤院士的倡導和推動下,中國建立了多種來源造血乾細胞移植技術體系,剋服了傳統骨髓移植供者來源單一、依從性低、重建速度慢和併發症多等瓶頸,成功解決了放射病所致不可逆骨髓衰竭的造血重建問題;發現間充質乾細胞對輻射損傷後骨髓及重要臟器的保護與修複作用;在此基礎上,首次採用造血乾細胞與間充質乾細胞聯合移植治療醫源性骨髓型放射病,既促進了造血重建和放射所致多器官損傷的修複,又降低了移植排斥,開創了放射損傷救治的新途徑。
  此外,該團隊創建了從供者篩選、臍帶收集、間充質乾細胞分離、擴增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規模化臍帶間充質乾細胞製備以及儲存庫技術,解決了傳統間充質乾細胞製備技術中擴增效率低、成本高、易污染及修複能力弱等問題。同時,首次採用基因修飾方法,構建了放射損傷修複能力更強的二代間充質乾細胞治療新技術。
  該項目研究先後得到了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全軍“十一五”計劃等重點課題資助;發表論文248篇,其中SCI論文66篇,共被引3502次,其中2篇論文分別被評為2008年和2011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相關技術在全國112家三甲醫院推廣應用,直接輓救數千重症患者的生命,有的患者迄今存活超過30年。
  軍事醫學科學院成立於1951年,是中國最高軍事醫學科研機構,目前擁有8位“兩院”院士領銜的一大批高科技人才。2014年,針對西非暴發的埃博拉疫情,該院在多年潛心研究的基礎上,迅速拿出多種檢測試劑、防治藥物、疫苗、防護裝備等一系列關鍵技術手段,為中國築起了生物安全盾牌。最近四年,該院累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創新團隊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省部級和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30多項。(完)  (原標題:中國成體乾細胞治療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n45mnyel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